带什么工具能补丙火 系统有一定的影响

admin2个月前未分类10

  肉 桂(《名医别录》)

  肉桂为樟科植物肉桂和大叶清化桂的干燥树皮。野生或莳植

  。主产于广西、广东、云南等地。原植物肉桂生于热带与亚热带高温、无霜雪、多雾湿润天气

  ,抗寒性弱,以土层深挚

  、质地松散

  、排水优异

  的酸性土壤最宜生长;大叶清化桂喜温暖湿润天气

  ,对温度顺应

  性强,以土层深挚

  、质地松散

  、排水优异

  的酸性红、黄土壤最宜生长。味辛、甘,性大热。归肾、脾、心、肝经。功效补火助阳、引火归源、散寒通经、活血止痛。临床用名肉桂。

  【本草汇言】

  《药性论》带什么东西能补丙火:君,味甘,辛。能去凉风

  疼痛。

  《日华子本草》:治一切民俗

  ,补五劳七伤,通九窍,利枢纽,益精,明目,暖腰膝,破痃癖症瘕,消瘀血,治风痹,枢纽挛缩,续筋骨,生肌肉。

  《开宝本草》:味甘、辛,大热,有毒。主温中,利肝肺气,心腹寒热,冷疾,霍乱,转筋,头痛、腰痛,出汗,止烦,止唾、咳嗽、鼻齆,能堕胎,坚骨节,通血脉,理疏不足,宣导百药,无所畏。

  《药类法象》:补下焦相火不足。治沉寒痼冷之病,及治表虚自汗。春夏二时为禁药也。

  《药性赋》:味辛,热,有毒。浮也,阳中之阳也。气之薄者,桂枝也;气之厚者,肉桂也。气薄则发泄,桂枝上行而揭晓

  ;气厚则发烧,肉桂下行而补肾——此天地亲上、亲下之道也。

  《汤液本草》:气温,味甘、辛,有小毒。

  入手少阴经。桂枝入足太阳经。

  《本草》云:主温中,利肝肺气,心腹寒热冷疾,霍乱转筋,头痛腰痛,出汗,止烦止唾,咳嗽鼻齆。能堕胎,坚骨节,通血脉,理疏不足。宜导百药,无所畏。《衍义》谓桂大热。《素问》谓辛甘发散为阳,故张仲景桂枝汤治伤寒表虚,皆须此药,是专用辛甘之意也。又云:疗寒以热。故知三种之桂,不取箘桂、牡桂者,盖此二种性只温而己,不行以治风寒之病。独占一字桂,《本经》谓甘辛大热,正合《素问》辛甘发散为阳之说,尤知箘桂、牡桂不及也。然《本经》只言桂,而仲景又言桂枝者,盖亦取其枝上皮也。其自己粗厚处亦不中用。诸家之说,但各执一已见,终无证据。今又谓之官桂,不知何缘而扬名

  ,虑后世以为别物,故于此书之。又有桂心,此则诸桂之心,不若一字桂也。《别说》交广商人所贩者,及医家见用,惟陈藏器之说最是。然箘桂厚实,气息

  厚重者,宜入治脏及下焦药。轻薄者,宜入治眼目发散药。《本经》以箘桂养精神,以牡桂利枢纽。仲景伤寒发汗用桂枝。桂枝者桂条也,非身干也,取其轻薄而能发散。一种柳桂乃小嫩枝条也,尤宜入上焦药。仲景汤液用桂枝揭晓

  ,用肉桂补肾。本乎天者亲上,本乎地者亲下,理之自然,性分之所不行移也。一有差易,为效弥远。风月既久,习以成弊,宜后世之不及古也。桂心通神,不行言之,至于诸桂数等,皆巨细老壮之差异。观,作官也。《本草》所言有小毒,虽云小毒,亦从类化。与黄芩、黄连为使,小毒何施带什么东西能补丙火?与乌、附为使,只是全得热性;若与有毒者同用,则小毒既去,大毒转甚;与人参、麦门冬、甘草同用,能调中益气,则可久服。可知此药能护荣气而实卫气,则在足太阳经也。桂心入心,则在手少阴也。若指荣字立说,止是血药,故《经》言通血脉也。若与巴豆、硇砂、干漆、穿山甲、水蛭、虻虫云云

  有毒之类同用,则小毒化为大毒,其类化可知矣。汤液发汗用桂枝,补肾用肉桂,小柴胡只云加桂何也?《药象》谓肉桂大辛,补下焦热火不足,治沉寒痼冷,及治表虚自汗。春、夏二时为禁药。

  《珍》云:秋冬治下部腹痛,非桂不能止也。

  《心》云:桂枝气息

  俱轻,故能上行发散于表。内寒则肉桂,补阳则柳桂。桂,辛热散经寒,指导

  阳气。若正气虚者,以辛润之。散寒邪,治奔豚。

  《本草衍义补遗》:虚能补,此大法也。仲景救表用桂枝,非表有虚以桂补之。卫有风寒故病自汗,以桂枝发其邪,卫和则表密,汗自止,非桂枝能收汗而治之。今《衍义》乃谓仲景治表虚,误矣带什么东西能补丙火!《本草》止言出汗,正《内经》辛甘发散之义。后人用桂止汗失经旨矣。曰官桂者,桂多品,取其品之高者,可以充用而名之贵之之辞也。曰桂心者,皮之肉厚,去其粗厚而无味者,止留近其木一层而味辛甘者,故名之曰心,美之之辞也,何须置疑着此。桂固知三种之桂,不取菌桂、牡桂者,盖此二种性止温而已,不行以治风寒之病。独占一字桂,《经》言辛甘大热,正合《素问》辛甘发散为阳之说。又,别说云:以菌桂养精神,以牡桂利枢纽。又有一种柳桂,乃桂小嫩小枝条也,尤宜入治上焦药用也。

  《本草纲目》:寒痹风喑,阴盛失血,泻痢惊痫。

  《本草乘雅》:牡色紫赤,有花无子,得阳之始;菌色青黄,有花有子,得阴之始。牡为牡,菌为牝也。盖圭之妙用,张扬

  宣报,靡不合和。牡主气结喉痹,神明不通,枢纽倒霉,此病之欲张扬

  者也。牡则先宣摄中气,尔后为张扬

  者也。亦主上气咳逆,不能吸入,反吐其吸,此病之欲宣摄者也。牡则先宣先聘通使,此藏阴之气欲张扬

  者也。菌则先宣摄精神,尔后为张扬

  者也。设张扬

  而不先宣摄,宣摄而不先张扬

  ,斯反面,斯不合矣。菌则张扬

  宣摄藏阴神藏之五;牡则张扬

  宣摄中气枢纽窍脉形藏之四。功力之有异同者,牝牡有别故也。不唯有别,且各两全以为族类,故各从其类以为上下内外,轻重厚薄之殊。气息

  辛温,功齐火大,对治以寒为本,以阴为标,以寒水为化;或本之本气似隐,而标之寒化反显;或阴气承阳,而血妄行;或水寒亢害,而厥逆洞注;或火不归源而外焰内寒;或火失炎上而盲聋喑哑;或真火息而邪火炽;或壮火盛而少火灭,外显寒酸,更当饵服。乃若驱风,捷如影响,以刹帝利种。

  《药性解》:桂,味辛甘,性大热,有毒。其在下最厚者,曰肉桂,去其粗皮为桂心,入心、脾、肺、肾四经,主九种心疼,补劳伤,通九窍,暖水脏,续筋骨,杀三虫,散结气,破瘀血,下胎衣,除咳逆,疗腹痛,止泻痢,善发汗。其在中次厚者,曰官桂,入肝、脾二经,主中焦虚寒,结聚作痛。其在上薄者,曰薄桂,入肺、胃二经,主上焦有寒,走肩臂而行肢节。其在嫩枝四发者,曰桂枝,专入肺经,主解肌揭晓

  ,理有汗之伤寒。四者皆杀草木毒,百药无畏。性忌性葱。

  按:肉桂在下,有入肾之理;属火,有入心之火;而辛散之性,与肺部相投;甘温之性,与脾家相悦,故均入焉。官桂在中,而肝脾皆在中之脏也,且经曰:肝欲散,急食辛以散之,以辛补之;又曰:脾欲缓,急食甘以复之,以甘补之。桂味辛甘,二经之所由入也。薄桂在上,而肺胃亦居上,故宜入之。桂枝四发,有发散之义,且气、味俱轻,宜入太阴而主表。丹溪曰:仲景救表用桂枝,非表有虚而用以补也。卫有风寒,故病自汗,以此发其邪,则卫和而表密,汗自止耳。《衍义》乃谓仲景治表虚,误也。《本草》言桂发汗,正合《素问》辛甘发散之义,后人用桂止汗,失《经》旨矣。简陋桂为阳中之阳,壮年火旺者忌服,惟命门火衰不能生土,完谷不化及产后虚弱者宜之。

  《药鉴》:味辛性热,有毒,气息

  俱薄,浮也,阴中之阳也。多数有四等,其在下最厚者曰肉桂,去其粗皮而留其近木之味厚而最精者去桂心,入二三分于补阴药中,则能行地黄之滞而补肾,由其味辛属肺,而能生肾水,性温行血,而能通凝滞也,能通血脉凝滞,其能补肾必矣。在中次厚者曰官桂,主治中焦有寒,在上薄者,走肩臂而行肢节之凝滞,肩臂引经多用之。其在嫩枝最薄者曰桂枝,伤寒伤风之有汗者宜用之,以解微表也,非固表也。惟有汗者,表虚邪微,故用此气薄辛甘之剂,以轻散之,则汗自止,岂有辛甘之剂能固表哉?痘家于活血药中,少佐薄桂一二分,则血行而痘自通畅矣。又能治冷气肚疼。若体热血妄行者,切宜禁忌。胃石脂,妊妇戒用。

  《景岳全书》:味辛甘,气大热,阳中之阳也。有小毒,必取其味甘者乃可用。桂性热,善于助阳,而尤入血分,四肢有寒疾者,非此不能达。桂枝气轻,故能走表,以其善调营卫,故能治伤寒,发邪汗,疗伤风,止阴汗。肉桂味重,故能温补命门,坚筋骨,通血脉,治心腹冷气,头疼咳嗽鼻臘,霍乱转筋,腰足脐腹疼痛,一切沉寒痼冷之病。且桂为木中之王,故善平肝木之阴邪,而不知善助肝胆之阳气。惟其味甘,故最补脾土,凡肝邪克土而无火者,用此极妙。与参、附、地黄同用,最降虚火,及治下元阳亏乏。与当归、川芎同用,最治妇人产后血瘀,儿枕腹痛,及小儿痘疹虚寒,作痒不起。虽善堕胎动血,用须防此二证。若下焦虚寒,法当引火归元者,则此为要药,不行误执。

  《本草备要》:大燥,补肾命火。辛甘大热,气厚纯阳。入肝肾血分,平肝补肾。补命门相火之不足。两肾中央

  ,先天祖气,乃真火也。人非此火,不能有生,无真阳之火,则无以蒸糟粕而化精微,脾胃衰败,气尽而亡矣。益阳消阴,治痼冷沉寒。能发汗疏通血脉,宣导百药。辛则善散,热则通行。去营卫风寒,表虚自汗,阳虚。腹中冷痛,咳逆结气。咳逆亦由气不归元,桂能引火归宿丹田。木得桂而枯,削桂钉木根,其木即死。又能抑肝风而扶脾土。肝木盛则克土,辛散肝风,甘益脾土。从治目赤肿痛,以热攻热,名曰从治。及脾虚恶食,命火不足。湿盛泄泻,土为木克,不能防水。古行水方中,亦多用桂,如五苓散、滋肾丸之类。补劳明目,通经堕胎。辛热能动血故也。得人参、甘草、麦冬良。忌生葱、石脂。

  《本经逢原》:肉桂辛热下行,入足太阴、少阴,通阴跷、督脉,气息

  俱厚,益火消阴,大补阳气,下焦火不足者宜之。其性下行,导火之源。所谓肾苦燥,急食辛以润之,利肝肾,止腰腹寒痛,冷痰霍乱转筋,坚筋骨,通血脉。元素言补下焦不足,沉寒痼冷之病,下部腹痛,非此不能止。时珍治寒痹风湿,阴盛失血,泻痢惊痫,皆取辛温散结之力也。古方治小儿惊痫,及泄泻病,宜五苓散以泻丙火,渗土湿。内有桂,抑肝风而扶脾土,引利水药入膀胱也。赤眼肿痛,脾虚不能饮食,肝脉盛,脾脉弱,用凉药治肝,则脾愈虚;用暖药助脾,则肝愈盛。但于温脾药中,倍加肉桂,杀肝益脾,一治而两得之。同丁香治痘疮灰塌,以其能温托化脓也。又桂辛散,能通子宫,而破血调经,消癥瘕,破瘀坠胎,内托阴疽溃痈久不敛,及虚阳上乘,面赤戴阳,吐血衄血,而脉瞥瞥虚大无力者,皆不行缺。有胎息虚寒下坠,服黄芩、白术辈安之不应,小腹愈痛愈坠,脉来弦细或浮革者,非参芪桂附、十全大补温之不效。昔人又以亡血虚家,不行用桂。时珍以之治阴盛失血,非妙达阴阳之理,不能知此。惟阴虚失血,而脉弦细数者切忌。今人以之同石灰中分

  为末,掺黑膏上,贴癖块效,亦取辛温散结之力。然惟藜藿之人,皮肤粗厚者宜之。

  《本草崇原》:桂木凌冬不凋,气息

  辛温,其色紫赤,水中所生之木火也。上气咳逆者,肺肾不交,则上气而为咳逆之证矣。桂启水中之生阳,上交于肺,则上气平而咳逆除矣。结气喉痹者,三焦之气,不行于肌腠,则结气而为喉痹之证。桂秉少阳之木气,通利三焦,则结气通而喉痹可治矣。吐吸者,呼不归根即吐出也。桂能引下气与上气相接,则吸入之气,直至丹田尔后出,故治吐吸也。枢纽者,两肘两腋、两髀两腘,皆机关之室。周身三百六十五节,皆神情

  之所游行。桂助君火之气,使心主之神,而收支于机关,游行于骨节,故利枢纽也。补中益气者,补中焦而益上下之气也。

  《本草求真》:[批]补命火,除血分寒滞。

  肉桂专入命门、肝。气息

  纯阳,辛甘大热,直透肝肾血分,大补命门相火,相火即两肾中之真火,先天之祖气也。人非此火不能有生,故水谷入胃,全在此为蒸腐。益阳治阴。赵养葵云:益火之原,以消阴翳,八味地黄丸是也。凡沉寒痼冷,营卫风寒,阳虚自汗,腹中冷痛,咳逆结气,脾虚恶食,温盛泄泻,时珍治寒痹风湿,阴盛失血,泻痢惊痫,皆取辛温散结之力也。古方治小儿惊痫,及泄痢病,宜五苓散以泻丙火,渗土湿,内有桂,抑肝风而扶脾土,引利水药入膀胱也。血脉不通,死胎不下,肉桂辛散,能通子宫而破血调经。目赤肿痛,因寒因滞而得者,用此治无不效。盖因气息

  甘辛,其色紫赤,有鼓舞血气之能。性体纯阳,有招导引诱之力。昔人云此体气轻扬,既能峻补命门,复能窜上达表以通营卫。的解。非若附子气息

  虽辛,复兼微苦,自上达下,止固真阳,而不兼入后天之用耳。故凡病患寒降,既宜温中,及因气血反面,欲其鼓舞,痘疮不起必用。则不必用附子,惟以峻补血气之内,加以肉桂,以为佐使,如十全大补、人参养营之类用此,即是此意。今人勿细体会,徒以附、桂均属辛温,恣意

  妄投,不细明别,岂卫生救本辨药者所应尔尔欤。但精亏血少,肝盛火起者,切忌。

  《得配本草》:畏生葱、石脂。

  甘、辛,热,有小毒。入足少阴经,兼入足厥阴经血分。补命门之相火。通上下之阴结。升阳气以交中焦,开诸窍而出阴浊。从少阳纳气归肝,平肝邪扶益脾土。一切虚寒致病,并宜治之。专温营分之里,与躯壳经络之病无涉。

  得人参、甘草、麦门冬、大黄、黄芩,调中益气;得柴胡、紫石英、干地黄,疗吐逆。蘸雄鸡肝,治遗尿。

  入阳药,即汗散;入血药,即温行;入泄药,即渗利;入气药,即透表。

  痰嗽咽痛,血虚内燥,孕妇,产后血热,四者禁用。

  附子救阴中之阳,肉桂救阳中之阳。以桂性轻扬,能横行达表,走窜百脉也。

  《本草新编》:肉桂,味辛、甘、香、辣,气大热,沉也,阳中之阴也,有小毒。肉桂数种,卷筒者第一,平展

  者次之,俱可用也。入肾、脾、膀胱、心胞、肝经。养精神,和颜色,兴阳耐老,坚骨节,通血脉,疗下焦虚寒,治秋冬腹痛、泄泻、奔豚,利水道,温筋暖脏,破血通经,调中益气,实卫护营,安吐逆疼痛。此肉桂之功用也,近人亦知用之,然而肉桂之妙,不止如斯。其妙全在引龙雷之火,下安肾脏。夫人身原有二火,一君火,一相火。君火者,心火也;相火者,肾火也。君火旺,则相火下安于肾;君火衰,而相火上居于心。欲居于心者,仍下安于肾,似乎宜补君火矣。然而君火之衰,非心之故,仍肾之故也。肾气交于心,而君火旺;肾气离于心,而君火衰,故欲补心火者,仍须补肾火也。夫肾中之火既旺,尔后龙雷之火沸腾,不补水以制火,反补火以助火,无乃不行乎。不知肾水非相火不能生,而肾火非相火不能引。盖实火可泻,而虚火不行泻也。故龙雷之火沸腾,舍肉桂,又何以引之于至阴之下乎。譬犹春夏之间,地下寒,而龙雷出于天;秋冬之间,地下热,而龙雷藏于地,人身何独否则。下焦热,而上焦自寒;下焦寒,而上焦自热,此一定之理也。我欲使上焦之热,变为清凉,必当使下焦之寒,重为温暖。用肉桂以大热其命门,则肾内之阴寒自散,以火拈火,而龙雷珍藏

  于霎时

  ,有不知其然而然之神。于是,心宫清静

  ,火宅倏化为凉风之天矣。然而肉桂之妙,又不止如斯,其妙更在引龙雷之火,上交于心宫。夫心肾,两不行离之物也,肾气交于心则昼安,心气交于肾则夜适。苟肾离于心,则晓欲善寝而甚难;心离于肾,则晚欲酣眠而不得。盖心中有液,未尝不欲交于肾,肾内有精,未尝不欲交于心也,乃时欲交接,而终不能交接者,其故何也?一由于君火之上炎,一由于相火之下伏耳。试看盛夏之时,天不与地交,而天乃热;严冬

  之时,地不与天交,而天乃寒。人身何独否则?君火热而能寒,则心自济于肾;相火寒而能热,则肾自济于心,亦一定之理也。我欲使心气下交于肾,致梦魂之宁贴,必先使肾气上交于心,致寤寐之恬愉。用肉桂于黄连之中,则炎者不炎,而伏者不伏,肾内之精自上通于心宫,心内之液自下通于肾脏,以火济水,而龙雷交接于霎时

  ,亦有不知其然而然之神。于是,心君快乐,燥室忽化为华蛋之国矣。肉桂之妙云云

  ,其他功用,亦可因斯一者而旁通之矣。

  或问肉桂堕胎,有之乎?曰有。曰有则昔人产前间用之,而胎不堕者,何也?曰:肉桂随胎,乃单用之为君,而又佐之以堕胎行血之药,以是

  堕胎甚速也。若以肉桂为佐使,入于补气补血之中,何能堕胎乎?胎前忌用者,恐其助胎气之热,未免儿生之日,有火症之多,非因其堕胎而切忌之者也。

  或问肉桂温补命门,乃肾经之药,而君子谓上通于心,得毋亦心经之药乎?肉桂非心经之药也。非心经,何以交接于心宫?不知心之表,膻中也,膻中乃心君之相臣,心乃君火,而膻中乃相火也。相火非君火不生。肉桂,补相火之药。相代君以出治,内桂至膻中以益相火,而膻中即代肉桂以交接于心。此肉桂以是

  能通于心,而非肉桂之能至于心也。

  或疑肉桂用之于六味汤中,名为七味汤,以后

  世减去附子而名之也,可为训乎?曰:肉桂用之于六味汤中,暂用则可也,而久用则不行也。盖肉桂温命门之火,而又引龙雷之火而下伏也。暂用之以引雷火,则火下归于肾脏。倘久用之丸中,则力微而不足以温补命门之火,则火仍有飞跃之患。故必与附子同用于丸中,而日久吞咽,则火生而水愈生,水生而火自安,而龙雷永藏,断无一朝飞越之失者也。

  或疑肉桂用之于六味丸,补火之不足,然则加麦冬、五味子于其中,以补肺气,势必至补水之有余,似不行以为训也。嗟乎!六味丸加此三味,则又甚神,名为九味地黄丸。唯六味地黄丸增肉桂、五味子,名为都气丸。非仲景夫子之原方也。其去附子,而加北五味子,实有妙义,我今更畅发之。夫都气丸之用肉桂、北五味子也,因五味之酸收,以佐肉桂之敛虚火也。肉桂在六味丸中,仅可以引火之归元,而不能生火之益肾,得北五味子之助,则龙雷之火有所制伏,而不敢热潮于霄汉,且五味子又自能益精,水足而无不足。肉桂既不必引火之归元,又不致引火之升上,则肉桂入于肾中,欲不生火而不行得矣。此则都气丸之以是

  神也。至丸味地黄丸,又因都气丸而加者也,麦冬补肺金之气,与五味子同用于七味地黄丸中,则五味子又可往来于肺、肾之中,既可以助麦冬而生水,又可以助肉桂而伏火,上下相资,相互俱益。此又善用地黄丸,愈变而愈神者也。又未可疑非仲景夫子之原方,而轻议之也。

  或疑肉桂何以必与附子同用于六味地黄丸中,易之以他药如破故纸、沉香之类,何不行者?曰:肉桂可离附子以乐成,而附子断不能离肉桂以奏效。盖附子之性走而不守,肉桂之性守而不走也。虽附子迅烈,入于群阴之内,柔缓亦足以济刚,然而时时飞越,无同类之朋相亲相爱,眷恋有情,未必不上腾于上焦矣。有肉桂之坚守于命门而不去,则附子亦安土重迁,不能飞越。此八味丸中仲景夫子用附子,而不得不用肉桂者,又有此妙义耳。至于破故、沉香之类,虽与附子同性,或虑过于贪恋

  ,或少嫌于浮动,皆不如肉桂不沉不浮之妙也。

  或疑肉桂用之于八味丸中,经先生之阐扬,真无微不悉矣。但肉桂之于金匮肾气丸,尚未说破,岂即八味丸之义耶?夫八味丸用肉桂者,补火以健脾也;肾气丸用肉桂者,补火以通膀胱也。虽肾气丸用茯苓至六两,未尝倒霉水以通于膀胱,然而膀胱之气,必得肉桂而易通,茯苓得肉桂而气温,而水化矣。虽丸中用附子,则肾火亦可通于膀胱,然而附子之性走而不守,无肉桂之引经,未必不遍走一身,而不能专入膀胱,以行其利水之功也。肉桂用于肾气丸,其义又云云

  矣。

  或疑肉桂于都气丸中,未必非利小便,何以治水者不用都气,而用肾气丸乎?夫肉桂虽能入膀胱而利水,不能出膀胱而泻水也。都气丸中以熟地为君,而以茯苓为佐,是补多于利也;肾气丸中以茯苓为君,而以熟地为佐使,是利多于补也。补多于利,则肉桂佐熟地而补水,补先于利,而利不见其损;利多于补,则肉桂佐茯苓而利水,利先于补,而利实见其益。故治水者,必用肾气丸,而不用都气丸也。

  或问肉桂用之于黄柏、知母之中,东垣治膀胱不通者神效,则黄柏、知母前人用之矣,未可咎丹溪也。曰:膀胱热结而小水不通,用黄柏、知母而加之肉桂者,此救一时之意也,用之正见东垣之妙。若毋论有热、无热,而概用知母、黄柏,减去肉桂,即膀胱之水且不能通,又何以补肾哉?夫人生于火而死于寒,命门无火,则膀胱水冻,而水不能化矣。若用黄柏、知母,越发寒凉,则膀胱之中愈添其冰坚之势,欲其滴水之出而不行得,安得不腹痛而死哉。治法用肉桂五钱、茯苓一两,乘热饮之,下喉而腹痛除,少顷而便出。此其故何也?盖膀胱寒极,得肉桂之热,不啻如大寒之得阳和,溪涧沟渠无非和气,而雪消冰泮矣。

  或问肉桂性热,守而不走,当火可引以归于命门之中,但已归之后,不识可长用之否?曰:肉桂性虽不走,补火则火之焰不升。然过于补火,则火过旺,未免有延烧之祸矣。约莫火衰则益薪,而火盛宜抽薪也。又不行因肉桂之守而不走,但知补火,而不知损火也。

  《本草分经》:辛、甘,纯阳大热,入肝肾血分。补命门相火之不足,能抑肝风而扶脾土,引无根之火降而归元,治痼冷沉寒,疏通血脉,发汗去营卫风寒。

  《医学衷中参西录》:味辛而甘,气香而窜,性大热纯阳。为其为树身近下之皮,故性能下达,暖丹田,壮元阳,补相火。其色紫赤,又善津贴

  君火,温通血脉,治周身血脉因寒而痹,故治枢纽腰肢疼痛及疮家白疽。木得桂则枯,且又味辛属金,故善平肝木,治肝气横恣多怒,若肝有热者,可以龙胆草、芍药诸药佐之。《神农本草经》谓其为诸药之先聘通使,盖因其香窜之气内而脏腑筋骨,外而经络腠理,倏忽之间莫不周遍,故诸药不通透达之处,有肉桂引之,则莫不透达也。

  【现代药理研究】

  1. 肉桂醛能增强离体心脏的缩短

  力,改善心肌供血,对心肌有掩护作用。肉桂对冠脉和脑血管有短暂扩张作用。

  2. 肉桂可预防静脉或动脉血栓的形成。

  3. 肉桂有镇静、抗惊厥、镇痛、中枢解热作用,能发生中枢源性的脑电图激活作用。

  4. 肉桂对胃肠平滑肌的自主缩短

  有抑制作用,对消化系统,尤其对胃溃疡有显着

  疗效。

  5. 肉桂对免疫系统有促进作用。

  6. 肉桂对肾上腺皮质功效有掩护作用,对内渗透

  系统有一定的影响。

  7. 肉桂有抗应激、抗辐射作用。

  8. 肉桂有较普遍

  的抗真菌、抗菌作用。

  9. 肉桂能反抗前线

  腺素的缩血管作用,改善子宫微循环功效。